賽德克巴萊
說真的我覺得挺好看的,台灣能拍出這種水準的電影,很令人開心。
雖然在如此好的條件下,應該能拍出更激勵人心,更澎湃激昂,也更讓人拍案叫絕的電影,但不可否認,這部片真的拍得很好。
魏德聖導演雖然一直強調票房的重要,但明顯的在拍片時他並未全以票房的角度來思考,而是以他自己的理念拍出了一部好電影,也清楚表達了他所想表達出的意念。
以前常覺得台灣電影太過重視藝術,都不管好不好看,只想著要在影展得獎,所以電影業才會沒落了這麼久。
但賽德克巴萊又給了另一種省思,只想著票房要好,只想著要拍出好看的電影,只想著觀眾想要看什麼,就拍出什麼東西出來,其實出來的,不見得會是真的好看的電影。
像是朱延平就是著名的商業大片導演,與台灣一票藝術導演很是不同,但拍出來的許多電影卻不但絲毫沒藝術性,卻也不大好看,為什麼呢?我想一部電影最重要的還是他的質吧!一部空洞的電影,即使有著再炫的特效,有著在龐大的卡司,但若沒有內涵,在看完電影後只會讓人懷疑自己為什麼要花錢進戲院。
最近很紅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就是個相反的好例子,雖然表面看似粗俗,看似沒啥內涵的片子,但影片清楚表達了九把刀想要表達的東西,就是那純純濃濃的情,卻就因此打動了多少男男女女。
如果只是抱著想要看一部像好萊屋那樣激勵人心的古裝戰爭片,有著英雄式的浪漫情懷,灑狗血的誇張劇情,那看賽德克可能會有些失望,因為這真的不是一部英雄片,甚至不是太是一部愛國片,魏導只想清楚呈現霧社事件的悲劇,並不是要挑起什麼民族意識間的仇恨。
莫那魯道說了,忘記仇恨吧!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回到祖靈的天家,並不是為了報什麼民族間的仇恨。
那是賽德克人的理念,原本就是從樹中生長,最後也該回歸到山林間,出草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過程,是一個前往天家的道路。
衝突起於理念的不同,賽德克是驕傲的民族,即使日本人讓他們進入文明,但若文明只是要他們卑躬屈膝的聽從,他們寧可用野蠻的血,來換回自己應得的驕傲。
影片其實是悲哀的,也有著許多的不解,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,導演真的清楚表達了他所想要表達的意念。
留言
張貼留言